1. 首页 > 百科问答 > 放线菌素d检测rna稳定性试验内参(放线菌素D与内参RNA的稳定性检测实验)

放线菌素d检测rna稳定性试验内参(放线菌素D与内参RNA的稳定性检测实验)

放线菌素D与内参RNA的稳定性检测实验

引言:
放线菌素D (Streptozotocin,STZ)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内分泌学、癌症治疗及遗传工程等领域的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诱导DNA羟甲基化及断裂等损伤作用,导致肌细胞死亡。近年来,STZ的治疗应用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其治疗效果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细胞类型、患者性别、年龄色斑等外源性影响。因此,稳定而可靠的STZ检测方法至关重要,内参基因RNA的选择也成为了其核心问题之一。

实验步骤:

一、细胞分离及培养:
1. 选取特定细胞系,如胰岛β细胞或肝细胞等; 2. 使用RIPA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并离心收集上清液; 3. 采用BeyoGold™ Total RNA 盒进行RNA提取; 4. 按照上条提取总RNA的方法,分别设计控制组和实验组,保证RNA样品均匀分布且样本数量足够。

二、RNA浓度及纯度检测:
1. 采用NanoDrop 2000纳米光谱仪对RNA样品进行扫描测量; 2. 保证样品光谱曲线规整,RNA纯度OD260/OD280在1.8-2.1之间; 3. 通过1900-2900 cm-1范围内特征峰束的峰积分值(A_1900-2900)来评估RNA是否为完整样品。

三、qPCR实验:
1. 选取两种或候选内参基因,如18S rRNA、β-Actin、GAPDH等; 2. 根据官方文献和实验经验,设计qPCR引物和探针; 3. 采用赛默飞Thermo Scientific™ Thermal Cycler及Mx3005P™ Quantitative PCR阵列仪,进行实验; 4. 通过Ct值的变化来评估检测样品RNA数量和稳定性。推荐采用ΔCt(目标基因Ct-内参基因Ct)法来评估目标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结果分析:

1. 在RNA样品提取和质检环节,需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进行至少三次或的独立重复实验,取平均数来作为样品基于内参基因表达的相对数量; 2. 实验表明,18S rRNA和β-Actin是STZ表达的可靠内参基因,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这两者来作为内参基因能够保证STZ检测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3. 实验结果表明,选定合适的内参基因非常关键,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内参基因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样品的RNA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存储时间的长短会对RNA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要尽量在取出样品后尽快进行实验。

本文综合介绍了STZ检测中内参基因的选择和RNA稳定性检测的实验方法及技巧。合理选择内参基因、开展细致认真的实验操作、注重实验环节的质量控制,将能够获得准确且可靠的STZ检测结果。这些方法确定了一定的实验参考标准及操作流程并为潜在基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10:00-18:30,节假日休息